近日,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网信办联合召集的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工作部署会召开,2023年北京市将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行业监管、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深入融合,数字农业农村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争取智慧农业发展水平比2022年再提高8.4个百分点,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比2022年提高6个百分点。
密云区河南寨镇的数字化大棚里,智能翻土机器人在数字化大棚管理系统的指引下,穿梭在田地间,为2023年的春耕做准备。通州区张家湾镇皇木厂村依托“智慧乡村”平台开通的电视端生活圈,让村民足不出户获知新闻资讯、通知公告、教育培训等一系列便民信息。这样的数字化场景,即将在北京乡村遍地开花。
本次会议上,对2023年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涉及6个方面27类54项工作,主要包括夯实数字底座和基础支撑、全面提升乡村产业数字化水平、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乡村服务数字化、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等内容。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进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2022年7月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网信办联合印发《北京市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后联合印发《北京市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方案》,统筹协调全市31家市级部门(单位),对《行动计划》29项重点任务74项子任务落实单位职责分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13个涉农区农业农村局先后成立了数字农业农村工作专班。
目前,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工作在数字底座和基础支撑、农业产业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数字惠民等多个方面已开始取得成效。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总体水平比2020年提升5.33个百分点。北京市农村地区固定宽带通达率和光纤网络行政村通达率均达到100%,涉农区菜田信息化应用覆盖率超30%。朝阳区、海淀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已经完成建设。
此外,本市重点推进的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也有了新进展。该平台采用“数据一仓库、管理一平台、决策一张图、应用一掌通”的总体框架,将整合市级农业农村部门现有信息系统,完善农业农村数据标准,汇聚形成市、区、乡镇、村各级有关农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数据集,实现农业大数据在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及乡村治理中的深化和创新应用,为管理者和经营主体提供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涉农信息服务,并对接北京市大数据平台和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推进涉农数据跨部门共享和有序开放。
目前,北京市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一期)“数据一仓库”和“决策一张图”已经建成,正在不断推进涉农数据跨部门共享和有序开放。按照计划,到2025年,北京市将全面建成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智慧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到67.5%,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由2020年的44.9%提高到74.5%。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中国气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
Copyright © 2023
digitalvillage.cn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84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834号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
支撑单位:中国电信研究院